·
提到法國作曲家拉羅(Édouard Lalo, 1823-1892),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充滿異國情調、華麗奔放、寫給小提琴與交響樂團的經典之作《西班牙交響曲》(Symphonie espagnole)。然而,在這首作品之前,拉羅早期創作的《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》,曲風雅緻與清新迷人,已流露出其細膩的小提琴寫作語彙。
《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》原設計為二重協奏曲(Grand Duo Concertante)形式,1873年與小提琴家薩拉沙泰(Pablode Sarasate, 1844-1908)相識而重獲新生,將之修改為小提琴奏鳴曲,並由薩拉沙泰與比才(Georges Bizet, 1838-1875)在法國音樂協會(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)首演。這首作品充滿拉羅早期的風格,同時也啟發了法朗克、佛瑞等作曲家,為法國奏鳴曲開啟新篇章。
作品融合古典與浪漫時期語法,三個樂章約15分鐘,採快-慢-快結構,D大調的明亮色彩使音樂清新、優雅又富精神感。第一樂章(Allegro moderato)展現活力與柔美的主題對比;第二樂章(Andantino con moto)為變奏曲,聲部優雅交織,令人聯想到舒曼(Robert Schumann,1810-1856)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;終樂章(Rondo. Vivace)節奏活潑,小提琴與鋼琴展開靈巧跳躍的競奏,充滿動能與趣味。
這首作品明亮的曲風,清新宜人,適合炎熱的夏日、假期中聆聽;其中充滿靈動的節奏能量,彷彿為新的一天注入滿滿的活力,或許也是通勤時不錯的選擇。推薦這首作品!